自当选咸宁市第六届人大代表以来,我始终牢记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密切联系妇女群众,忠诚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现将具体履职情况汇报如下: 一、听民声、谏真言,忠诚履行代表职责 时刻牢记人大代表、妇联主席双重职责,强化业务学习,积极为妇女儿童谋福利、做代言。一是夯实理论基础。认真落实“思想引领、学习在先”要求,积极参加市、县人大代表履职培训及机关理论中心组、党支部、党组集中学习,不断提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宪法及有关法律制度、妇联业务等重点内容的学习理解,为更好履职尽责“充电储能”。二是加强工作调研。积极参加潘家湾人大代表团走访活动,摸底并推动解决涉妇女儿童问题6个,围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陪读妈妈创就业等重点工作多次深入基层、深入妇女开展调研,收集妇女意见百余条,结合调研成果形成高质量议案建议,努力从更高层面推动妇联和妇女儿童重点工作有序开展。三是积极链接资源。充分发挥组织联动优势,集聚各部门、县域大中型企业、社会组织、协会社团等多方资源共同护航妇女儿童发展,先后组织开展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县企业家协会、县女青年创业协会等开展“情暖童心 与爱同行”——人大代表在行动、“关爱妇女儿童,做贴心娘家人”等系列活动30余场次,募集爱心物资70万元用于关心关爱“一老一小”、困难患病妇女儿童家庭等特殊群体,结合日常掌握情况开展为高铁岭镇中学温暖驿站、渡普镇患病儿童孔某某等重点点位、人群募捐活动,精准开展帮扶。 二、解愁盼、破难题,牢固厚植为民情怀 始终把妇女群众身边的民生堵点、难点作为代表履职的大事,采取更多为民、惠民、利民举措,把好事、实事、妇女群众关心的事做到实处。一是聚焦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广泛开展爱心妈妈结对活动。联合县委组织部印发“温暖童心·沐爱同行”爱心妈妈(家长)结对关爱留守困难儿童活动通知文件,招募来自各镇各单位、社区网格、社团组织、妇联执委、最美家庭、政协委员等656名爱心妈妈(家长)全覆盖结对关爱633名留守困境儿童,广泛组织开展集中关爱活动200余场、“一对一”关爱活动2000余次,印发《家爱叮咛手册》、结对关爱卡片、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工作指导手册规范关爱流程管理,我县爱心妈妈工作在全市妇联系统深化改革基层领头雁培训班上作交流发言。二是聚焦农村妇女就业难题积极推进姐妹牵手行动。指导支持嘉年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同济月子中心等女性双创基地建设,加强妇女手工编织、家政护理、母婴护理等职业技能培训,孵化长期稳定的手工编织、家政服务人才队伍,挖掘妇女手工艺品人才并组建队伍,开展手工艺品和公益集市活动,加强项目推广,畅通产品销售路径。三是聚焦家事矛盾纠纷化解持续开展巾帼维权关爱行动。组织专职法律工作者、志愿者经常性深入村、社区开展《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政策及妇女维权知识宣传活动200余场次,持续用好县家调室加强妇女家事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调解案例数每年在各专业调解委员会中位于前列,持续发挥县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暨平安家庭建设组组长单位作用,聚焦未成年人侵害等重难点工作探索法院等部门建立“诉调对接”机制等,有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三、抓引领,促建功,多方助力妇女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充分发挥县妇儿工作办公室作用,推动出台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及数据监测文件,牵头拟定并争取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关于推动嘉鱼县妇女儿童重点工作的若干措施》文件,明确妇女儿童关爱普惠及特惠政策,为优化全县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强化平台搭建。广泛摸底掌握家庭教育、文艺宣讲等方面女性人才,牵头成立县家庭教育研究会并筹备召开第一届理事会议,组织巾帼文艺人才开展培训、公益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南嘉女性创业创新协会、女青年企业家协会平台作用,不定期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信息交流、公益服务等活动,搭建优秀妇女成长交流平台。三是强化典型示范。推荐罗望秀、熊素芝等优秀女性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动妇女参政议政。加强各行业、领域妇女典型及家庭选树工作,近年来先后推荐刘成林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孙家万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范红梅家庭获评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依托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形成“树立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示范效应。 今后我将继续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鼓足干劲、奋发进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以实际行动践行代表职责,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加快打造武咸融合发展先行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鱼篇章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