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记者皮道琦 通讯员张颖)4月的簰洲湾蒸腾着咸涩的水汽。4月8日,老渡工老张蹲在锈蚀的船舷边,食指蘸着江水,在甲板上画着只有他懂的潮汐符号。 远处芦苇荡里惊起白鹭,扑棱棱的振翅声混着柴油机轰鸣,惊醒了这座江畔小镇的清晨——今日不同往日,五里外的镇政府,数位人大代表正围着泛黄的渡口分布图,激烈争辩着簰洲湾五座渡口的命运:三座即将关停的老渡口,该以怎样的姿态退场? 据了解,簰洲湾镇共有五处渡口,分别是二荒渡口、新洲渡口、中堡村渡口、簰洲轮渡渡口及丰收闸渡口,目前只有簰洲轮渡渡口及丰收闸渡口还在营业。二荒渡口、新洲渡口、中堡村渡口关不关?如何关?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关停不是抹布擦桌子,一甩手就完事!”代表胡国雄说。 代表沈祥和建议发起“渡口记忆认领”行动,将老渡口的船票、舵盘、救生圈等物件编码建档,“关停的是渡口,不能关掉集体记忆的闸门。”沈祥和说,“数字世界里,老渡口能永远泊在云端。” 随着讨论升温,代表们的建议像江上的浪花层层叠起。代表殷祚进翻开手机相册:“你们看这渡口的晚霞,多少画家来写生!能不能打造一处‘渡口记忆馆’,让老船票、旧船钟讲故事?”她提议文旅部门挖掘渡口文化,打造“水上会客厅”。 代表殷超辉关注的是传承:“现在会看水文、懂机修的渡工平均55岁,要设立专项培训资金,让老手艺变成新饭碗。” 会议室内,江风裹着水汽从窗缝钻进来。镇相关负责人当场表态,尽快启动渡船安全升级工程;有的干部掏出图纸,勾画智慧渡口的充电桩和太阳能灯;有的干部更是现场建起微信群,邀请村民们分享老渡口的老照片。 “渡口是水乡的血脉,既要留住烟火气,也要注入新活力。”镇人大主席刘强文特意举起上午在渡口买的竹编篓,“就像这老手艺,编法传统,但装的是百姓的新期盼。”散会时,渡口方向传来悠长的汽笛声,代表们的笔记本上已落满密密麻麻的“民生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