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代表
  · 市代表
  · 县代表
     
  主页 > 人大新闻 >
 
 

永不停歇的“陀螺”——记嘉鱼县人大代表易国华

 
时间:2024-06-06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作者:皮道琦
 

在潘家湾镇潘家湾社区时常可以看到这样一道忙碌的身影,他来去“一阵风”、工作“一股劲”、服务“一颗心”,穿梭于街头巷尾,帮助居民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基层岗位上。

他是嘉鱼县人大代表、潘家湾社区原党委书记易国华。尽管已经退下来了,可每次走在大街上,总会有不少居民与他握手打招呼,他也总会亲切地向每一位居民问好,脸上永远洋溢着家人般的笑容。

“在岗的这几年,易书记总是为社区居民着想,积极奉献,为百姓办实事;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让群众感受到温暖与希望。”提起易国华,不论是社区居民,还是社区同事,都为他拍手叫好:“易国华真是一个‘老好人’。”

早在2001年,易国华就与社区工作结缘,担任潘家湾镇潘家湾居委会党支部副书记、居委会主任。2017,易国华走上了潘家湾社区党委书记的岗位。

接手社区工作后,易国华在制定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上做了大量工作。他根据社区工作人员特点,调整改进了工作安排,强化了工作管理,明确了目标与要求,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得社区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也为促进工作更好开展打下了基础。

事实上,打理好一个社区没有“一招灵”的捷径,靠的是“愚公移山”般的苦功夫、笨办法。“‘当家人’不是一纸红头文件赋予的名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地干出来。”易国华说。

“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议一议、做一做”,一年365天,易国华几乎天天坚持。

增加居民认同感,帮助居民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是切入点。在任期间,易国华经常用脚步走一走、重点区域看一看、问题隐患找一找,走遍社区的角角落落,向居民收集“心愿清单”和“意见清单”。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几年,他积极争取政府财政资金和惠民资金,硬化了从武赤线加油站到富民路旁居民门前2千多平方米的水泥地坪。

朝南街、畔江路、通江路、精米厂、渔民村、翰林路、兴正东街和移民新村也安装了67盏照明路灯,让居民告别了“摸黑路”的尴尬。实施了翰林路、达咸街六巷、兴正街一巷、移民新村和老政府小区街道的硬化、绿化和美化工程,让居民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得到解决。

他还积极争取镇区污水管网改造项目,改善了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让社区环境面貌建设焕然一新。

“件件有结果,事事见成效”,成为社区居民对易国华一致的评价。

潘家湾社区拥有6000多人口,面对这样那样的矛盾纠纷,易国华对老百姓来访总是有求必应,千方百计为百姓排忧解难。

为了调解一起纠纷,他不知要跑多少路,磨多少嘴皮;为了居民的切身利益,不知要联系多少人,打多少电话。“五加二、白加黑”是常事,受气受误解也并不鲜见。

他会第一时间把“板凳”搬到现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有一次,社区某小区居民李女士向社区反映家中漏水严重。据李女士描述,自己家住三楼,四楼漏水渗到自家,李女士多次与楼上邻居沟通维修事宜,打了不少“嘴仗”,但四楼居民一直没有行动。

易国华到他们家里,对双方分别进行耐心调解,具体分析漏水原因,并提出处理方案。最终邻里双方达成和解,四楼居民表态会及时处理漏水问题,邻里关系也得以修复。

“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一般不涉及重大利益,大都是由家长里短的小事引起的。”易国华说,既然组织信任我,让我当人大代表,又当社区书记,那就应该想尽办法克服困难,真正为居民干好事、服好务。

易国华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前。他经常会觉得头晕犯困,甚至腿也有些发软。家人和同事们多次劝他去医院检查,但他就是不舍得耽误工夫。

有一天,他身体达到了极限。家人硬逼着他去医院检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血脂检查结果超正常数值数十倍。

医生说,再拖下去会危及生命。最后还是上级领导派人“押”他到医院住院。本想让他多休息几天,可易国华只休息了数天就上班了,边吃药边工作。

同事们劝他多休息,他还嘴犟:“我一个老头子没什么好怕的,只要工作干好了,其他的都是小事。”

“这些年我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社区工作上,难免有时照顾不到家庭,好在老伴很理解我,默默承包了许多家事。”一向以“强人”姿态工作的易国华,也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温情柔软的一面。

在平凡的岗位上,易国华发挥着“头雁效应”;作为人大代表,他架起党委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从社区管理到服务群众,易国华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用一颗朴实的心书写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今年已62岁的他,从事基层工作已经33年,干了一辈子的农村工作,本已到退休的年纪,但他依然放不下、闲不住。

2021年,他又被任命为潘家湾镇中心戒毒社区主任,他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继续为他牵挂的百姓散发“余温”。